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听过“红果参”这种野果子,更有不少人亲手采摘、品尝过它的美味。近两年,我区太平镇罗一村因地制宜,把这种藏在山间碎石里的野果子变为了当地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。
这两天,太平镇罗一村的临时党支部书记何德强在工作之余,都会抽出时间来进行一项特别的任务--“主播带货”。
何德强极力推荐的红果参到底是什么?带着疑问,记者跟随他来到了罗一村的一片桃林。在这里记者看到,山间的桃树下有许多不起眼的草堆,草堆里长满了深紫色的小果子,而这些小果子就是红果参。
何德强告诉我们,罗一村前些年的产业主要是以桃子、李子等水果为主,为了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,经过多方考察,村里把眼光投向了目前国内还很少进行规模种植的红果参。
太平镇罗一村临时党支部书记何德强对记者说:我十几岁的时候,我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个野果子,当时我们把它作为水果来吃。头两年我们了解到这个红果参在全国人工种植的还特别少,后头我们想把这个产业作为我们村上的特色产业来种,在2019年,我们先试种了十亩。
结合红果参“喜阴”“喜干燥”的生长特性,罗一村因地制宜,通过“林下种植”的方式,让首批试种的十亩获得了成功。
据了解,红果参是一种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中药材,果实味甜,可以直接食用;叶、根经加工后可以入药,有补虚益气、祛痰止痛的功效。由于它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含量较高,在沿海地区更是被当作“网红水果”来销售,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。
为了抢抓红果参市场,今年,罗一村利用中省财政扶持资金和村集体出资,投入100多万元,把红果参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三百亩,并获得了丰收,来自广州、东莞、杭州、成都等地的订单也络绎不绝。
何德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:今年初投产,每亩地产量可以达到150斤,现在我们初步的价格是每斤60元左右,每亩产值就是9000元。
红果参销售的“火爆”,也让罗一村在接下的发展中有了更多的打算。
何德强说:随着红果参的产量增加,重点就是拓展罗一村的特色产品,重点把红果参深加工,果酒饮料推向我们的市场。同时,我们依托红果参的种植发展我们的观光农业,准备在这个月底搞一个采摘节,让更多人吃上红果参,喜欢上红果参。